2025-11-03

2023年,国家林草局发布《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全国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并以试点示范引领带动各地提高森林质量、调整林分结构、创新管理机制。
3年来,各地在试点工作中,全面推动政策机制更加完善、支撑保障更加有力、试点探索各具特色、改革惠民可感可及,并结合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东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北方草原荒漠温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等全国8个经营区各自森林经营实际,认真提升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森林经营模式,共探索形成100多个典型模式。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3年试点收官,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标准模式
分区施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实现森林由木材生产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林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我国林草事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目标要求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全国各地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联动,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走出了一条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我国已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全球首位,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蓄积量达到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在森林面积保持40多年的稳步增长后,继续扩大森林面积空间有限,但森林质量提升空间广阔、潜力巨大。202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
提质,就是搞好森林经营,优化林分结构,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让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综合效益得到全面发挥。
当前,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已进入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现有森林质量总体不高,绝大部分森林的现实生产力均低于其潜在生产力,至少存在1/3的生产力提升空间,必须更加注重推动森林资源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森林经营是提升森林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林业的永恒主题,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之策、务实之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发挥森林“四库”功能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2023年,国家林草局发布《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正式启动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引领各地全面加强森林经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
试点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初步建立科学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制度、推动建立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机制、积极建立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保障机制、总结提炼多样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样板、探索国有林固碳增汇的经营模式。
通过试点建设,到2025年,试点单位初步形成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决策机制,区域性主要类型的林分结构更加优化,促进天然林正向演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固碳能力得以增强;初步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以提升森林质量为导向的政策技术投入保障体系,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和技术标准。
在全国,试点建设分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经营区、东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经营区、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营区、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经营区、南方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经营区、云贵高原亚热带针叶林经营区、青藏高原暗针叶林经营区、北方草原荒漠温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经营区等八大森林经营区,全面推进、科学实施。
3年来,八大经营区28个省(区、市)和重点国有林区五大森工(林业)集团,以368个试点单位为抓手,紧紧围绕试点工作目标,强化落实“近自然、多功能、全周期、全要素、精细化”森林经营理念,结合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森林类型等,扎实有效开展可持续经营试点。同时,依托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结合分区策略积极总结提炼,构建了由“试点单位申报、省级筛选、国家总控”的工作流程,通过专家衔接机制,让其专业指导贯穿全过程,提升各阶段的专业性,最终遴选出一批靶向明确、创新务实、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经营典型模式。模式内涵包括名称、适用对象、经营目标、目标林分、全周期经营措施、示范林等六大要素,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能应用能见效,为不同区域因地制宜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发挥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专家机制,会同中国林科院资源所组织全国森林经营专家,对全国各省(区、市)和重点国有林区五大森工(林业)集团提交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进行总结完善,2023—2025年总结提炼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共100多个,先后出版印发《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汇编》《中国次生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指南》,并按照《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明确的八大经营区,对模式进行进一步梳理和归类,为不同片区科学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活动,提升森林质量、发挥森林“四库”功能提供科学指导、实践支撑。
全国八大森林经营区形成的主要经营模式,是三年试点建设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是各区全面、深入推进森林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雷相东 刘宪钊)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发布